复旦大学是我国“常春藤大学联盟”——C9联盟的重要成员,是上海市四所985工程大学之一,是上海市15所“双一流建设高校”之一。
复旦大学在国际和国内享有盛誉。在《2025年QS全球大学排行榜》上,复旦大学排名全球第39位。而在近期发布的《2026年QS全球大学排行榜》上,复旦排名全球第30位,比2025年提高了9位,仅次于第14位的北京大学和第17位的清华大学。进步幅度之大,令人赞叹!
在《2025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》上,复旦大学排名第36位,也进入了全球前40强。在《2024年U.S.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》上,复旦大学排名全球第85位。在《2025年U.S.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》上,复旦大学排名全球第70位。一年中进步了15名,这也是复旦大学实力的体现。
复旦大学在《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》上,排名全国高校第五位。在《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》上,复旦大学在全国高校中位列第四位,在上海市高校中排名第一位,超过了上海交通大学、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。
正是因为复旦大学在国际和国内的较高的影响力,因此复旦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非常高的。在2025年浙江省普通类投档分数线,复旦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94分,与清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相同,在浙江省排名第204位。
在江苏省2025年高考物理类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72分,全省排名第570位,比物理类特控线高出了209分。在河南省物理类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84分,全省排名第408位,比物理类特控线高出了173分。
复旦大学高考统招,在湖北省物理类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70分,全省排名373位,比物理类特控线高出了244分。在湖北省物理类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69分,全省排名587位,比物理类特控线高出了264分。在广东省物理类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78分,全省排名419位,比物理类特控线高出了242分。
正是因为这样,要通过高考统一招生(“裸分”)考上复旦大学,是非常不容易的。没有一定的实力,是很难完成的任务。
近日,复旦大学在部分省、市、自治区“强基计划”入围分数线也公布了。复旦大学2025年“强基计划”校测各专业的总分,均为100分。而面试的总分是50分。下面,我们一起来作一个深入的分析和研究,希望对家长们、老师们和考生们,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
复旦大学在上海市“强基计划”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组校测的入围分数线是54.67分。而文科专业组的入围分数线是53.78分。在安徽省文科专业组的入围分数线是46.44分,比上海市低了7.34分。在北京市文科专业组的入围分数线是38分,比上海市低了15.78分,比安徽省低了8.44分。
基础医学专业组,在浙江省的入围分数线是44.5分,在安徽省是32.5分。浙江省比安徽省高出了12分之多。物理专业组,在浙江省为62分,出人意料。在江苏省是33分,在湖北省是30.5分,浙江省分别领先29分和31.5分,优势十分明显。
复旦大学2025年“强基计划”校测各省入围分数线差距会达到30分,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大致有四个方面。
第一,各省招生名额分配不同。复旦大学“强基计划”名额按省份统筹,其中,在上海市招生35分,排名第一。在浙江省招生20人。在江苏省招生18人。在广东省招生15人。在四川省招生14人。
如果某个省份的名额较多而报考人数相对稳定,分数线容易走低;如果招生名额少但报考集中时,竞争加剧,从而推高入围分数线。
第二,考生基数与竞争强度存在差异。北京市、上海市、山东省、浙江省、广东省、河南省、湖北省、湖南省等高考大省考生总量大,优质生源密集,入围筛选门槛自然提高。而招生基数小的省份考生基数小,竞争压力相对缓和,分数线偏低。
第三,区域教育水平不均衡。教育强省,如:浙江省、江苏省、湖南省、湖北省、河南省等省份考生整体成绩分布偏高,达到入围标准的分数门槛随之上升;教育资源较弱省份的考生分数分布整体偏低,入围线相应下调。
第四,报考热度存在明显差异。部分省份考生对复旦大学“强基计划”的认可度、报考意愿更强一些,导致同一个分数段的竞争更加激烈,间接拉高了“强基计划”的入围线。
如果想通过报考复旦大学“强基计划”,以相对较低的分数考入复旦大学,选择“强基计划”是非常必要的。当然,选择复旦大学综合评价、国家专项计划、高校专项计划,也非常具有挑战性,降分的力度也非常大,家长们和考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,选择不同的方式,实现考上复旦大学的梦想。